夹缝中求发展 ——全自动一拖二口罩机下线记
- 字号 + -
2020年4月4日上午,随着口罩机最后的调试完成,通机股份-B·8883app下载有限公司自主生产的全自动一带二口罩机首台套顺利下线,望着满载着口罩机的货车缓缓驶出公司厂门发往广东的那一刻,口罩机生产线项目组的人们不由得激动万分,感慨万千……
与市场抗争 争出“新份额”
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整个社会、经济、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企业的运行也面临了很大的困难,复工难复产,复产难高产,高产难高效,市场的萧条、订单的不足将是今年企业的主要困境。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,公司决策层认为,企业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谁也不可避免的,关键是如何在困难中寻求生存的缝隙,在危难中捕捉到发展的机会,这才是一个优秀企业的作为。
春节期间公司接到口罩生产企业的求援,要我们帮助翻修老的口罩机,公司立即组织了七人小组赶赴海安火速驰援口罩生产企业,由于我们技术过硬海安另外一家口罩生产企业也来求援。这时单幼华董事长、张磊总经理敏锐的感觉到,我们的商机来了!基于市场需求、技术要求、能力具备三个方面考虑,我们迅速打个时间差,抢时间,拼速度,占据一块热点市场,于是一项决策果断的出台了——公司立即迅速组织生产口罩机。为了把风险控制在最低点,决策层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:一是市场虽然需求旺盛,但一定要”快速”;二是技术虽然不复杂,但一定要“熟练”;三是生产虽然有基础,但一定要“精准”。
2月下旬,公司全面复工后的第一个重点项目——口罩机生产线由此拉开了序幕。
与时间赛跑 跑出”加速度“
口罩机项目成功与否关键就是要快,大部分客户都要求是现货,即就是部分客户允许给一个生产期,但交货期非常紧,这对于我们从没涉足这个领域的新手来说更是难上加难。然而特别的时期一套超越自己,打破常规的做法,充分展示了通机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。
领导挂帅 “靠前指挥”
总经理张磊从市场研判、客户选择、配件采购到生产组织等全过程一直亲临现场指挥。
2月底张总召集市场、技术、生产、供应等相关人员召开“口罩机生产项目专题会”首先”搭班子”。专门成立了项目组,明确各工段负责人。其次”订规矩”。明确各成员职责,工作要求;第三”立军令状”。根据交货期倒逼各工段完成的时间节点,没有任何延误的余地,确保按时安质完成特殊时期的特殊任务。于是一场没有硝烟只有灯火的“战斗”正式开始……
3月4日技术、采购、零件、装配正式开始,包装机车间装配场地就是各组办公的集中点,张总每天都要在现场查看进度,协调问题,晚上还会赶到车间来和各组碰一下当天的情况,明确第二天的重点;王总每天现场跟踪项目实施,协调一些具体问题;技术部副部长施小华干脆把电脑搬到车间,现场办公;生产部副部长杨江涛外跑零件加工点内盯各工序之间的衔接;市场部丁亚军就像客户代表始终守在现场。
零件图纸“现场优化”
一套口罩机500多张图纸,近千只零件,少部分图纸还有问题,尤其只有一个月的时间,如果按照常规的做法把图纸全部核对、修改好再下图是肯定来不及的,只能是“烂泥萝卜擦一段吃一段”,先下一部分图把零件做出来,装的时候发生冲突了,在充分考虑成本的基础上,现场优化图纸或改进工艺,从而既满足装配条件又达到性能要求。耳帯机上的零件”压耳快”原图纸四边是倒角,装配后发现口罩片压不实,造成四周翻边,后把原“压耳块”零件图纸倒角优化为直角。耳帯机“剪刀柄”按照常规工艺做出来的零件,上机后剪的耳带犹如“藕断丝连”,而且“剪刀柄”还变形,技术和装配人员分析后,认为是材料强度问题,立即改进材料处理方法,增加材料的强度,这个问题立马就解决了。
计划调度 “人料紧随”
一台机器的交付,关键是零件的及时,有时就因为一个小小的零件而延误了交期。以杨江涛为首的调度组速战速决,把500多张图纸分给4个调度,各执一块,按轻重缓急,有序派件加工。由于零件多,有发外加工的,有自己生产的,也有采购的,特别是外协活儿多,跟不上进度,他们打破常规做法,分类管理,零件发到哪里,人就跟到那里,在大家眼里每次看到他们都是急匆匆的步伐,因图纸问题零件出错的、因尺寸偏差零件 不好装的、因加工工艺不到位零件满足不了要求的、由于零件太多有遗漏的等等问题,他们都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快速解决掉,他们有时一天往返外协加工厂要6、7趟,他们微信运动的记录步数每天起码都是2万步以上,每一个环节都是这样死死地盯住,这就为后道装配调试赢得了时间。
配件采购“守点‘抢’货”
由于市场上很多厂家都在做口罩机,配件的供应远远跟不上工厂的需求,好多配件都买不到,平常的“买方市场”一下子成了“卖方市场”,最紧俏的“超声波”简直就是“一波难求”,魏向辉带领采购组成员,挖掘一切潜力,想尽一切办法,利用一切资源撒网寻求渠道,有通过供应商、有通过客户、有通过朋友的朋友多方联系,然而虽然买到了,但提货还不能及时,等货的厂家很多,那个下手快,那个就能“抢到手”。他们每天下午4、5点钟就赶去昆山,一直守在生产厂家到9、10钟才回来。还有一些配件采取大海里捞针,网上到处去找,比如耳帯机链条导轨、传动齿轮、优力胶辊、门吸等都是“淘”来的。对还有些实在买不到的配件再想方设法自己加工。
与同行比拼 拼出“严细实”
口罩机作为热点产品生产厂家很多,而对于从来没有做过的我们来讲难度就更大些,如何能按时、按质、按量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,一定要在细致、精准上下功夫。
零件加工决定装配质量,口罩机大部分零件很小,尺寸要求很精,稍不注意就出问题。耳帯机上面的“耳带爪子”只有手指甲盖这么大,原来工艺是线切割外形,然后再打孔,实际做的时候孔的定位难以达到100%的准确,技术和车间反复琢磨,仔细推敲,决定改变方法,在整版上排列零件,先打好孔再去线切割外形,这就很好的解决了问题。
由于第一次做口罩机,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是要凭自己分析判断,拿出解决的办法,“纵向熔接轮”这个零件要4轴加工中心才能做,一时半会儿还找不到加工厂家,市场上也买不到,他们自己摸索,把“熔接轮”和熔接轮块装在一起线切割,先割出齿形,然后在磨床上加工尺寸,难题被攻破了。
在调试过程中,更是要不怕麻烦,精益求精,针对“过布压板”折边不到位问题,从改进折边角度、尺寸、方向,反复调,使其达到最佳位置。他们就是这样一点点的攻,一点点的改,不放过每个细节,把严细实的作风体现在每个生产环节中。
与企业共创 创出“大作为”
一个新项目从谋划提出到生产出设备,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,其中一支能拉得出打得响的队伍是攻坚克难的坚强保障和战斗堡垒。
项目组虽是临时搭建的,但他们都为了企业的一个共同目标坚持着、努力着、奋进着,从市场、技术到采购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既是一个单兵作战的个体又是相互配合的整体,他们每做一件事都紧紧的和实现企业的发展连在一起,在特别的时期,特别的工作中锻炼自己,实现自己的价值。
“作为一名新手,正是历练自己的好机会”
口罩机项目组成员大多数都是年轻人,能有机会参与这个项目都很珍惜。技术部刘林楷是一个来公司不到一年的新人,他和施小华结为师徒,在这个项目中他是施小华的助手,从图纸开始到装配他一直全程参与,配合做一些具体的工作,用他的话说“这么一个紧急的项目每个环节都必须快节奏,不可能什么事都要师傅吩咐,这就逼着自己主动想、主动做。”特别是施小华出差去广州调试期间,小刘硬是撑起了技术方面的工作,画图、改图、下图独当一面。他说”这段时间自己提高很快,不仅要有吃苦的精神,还要有创新的思维和严谨的态度,每张图都会核了又核,审了又审,就怕出差错。作为一名新手,这正是历练自己的好机会。”
“企业好我们就好”
从项目开始的两套一拖二全自动口罩机到后续20台打片机14台耳帯机,共两个多月,他们没有休息天,白班接中班,每天晚上都要10点后才歇手,到家后倒头便睡,早晨睁眼就起,有时和家人都说不上话。这些年轻的小伙子,家里都是挑大樑的,父母不在身边,小孩还小,这段时间都顾不上家里的事了。装配钳工缪爱民爱人责怪的问他“你这么起早贪黑的工作,还要不要这个家了?”小缪温和的安慰爱人“现在虽然苦些,都是为了企业今后能做的更好,企业好我们就好!”
“急难工作面前更凸显先锋模范作用”
王宾瑞、杨江涛、施小华、陈军这4名党员一直奋战在一线,关键时刻正是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着小组成员攻坚克难,不断突破困难和瓶颈;正是党员的干劲、拼劲、韧劲,赢得了大家的敬重;正是党员的以身作则和责任担当,为口罩机的顺利生产铺平了道路。
作为技术的责任人施小华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口罩机,他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。前期多次去上海、海安口罩生产厂家“踩点”,了解关键部位的“诀窍”。而后图纸优化、修改、下图一气呵成,即就是睡觉时满脑子都在盘着图纸上的一些问题。特别是装配中图纸和实操、用材和采购发生矛盾时更是绞尽脑汁,和大家商量找出解决的办法。
由于时间仓促,难免零件加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这就对装配带来很大难度,尺寸偏差的零件比较多,陈军凭着过硬的钳工功底硬生生的一点一点的手工锉出来,零件外观毛刺也是一个个磨平。对于一时买不到的配件,他和技术想办法改结构,每天早上7点半陈军就出现在工作台了,晚上加班都是最后一个离开。
项目组里面的党员始终以先锋标杆引领着大家,关键阶段忙起来就会忘了时间,错过了饭点弄点泡面充充饥,现场站久了腰酸腿胀,找个木箱坐一会儿……
在这次口罩机项目中,党员们始终恪尽职守、勇于担当,在特别的时期为了企业生存、发展,用信心、决心和毅力全力奋战、攻坚克难,生动践行了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共产党人使命担当!(人青)